第1157章 耙耳朵(2/4)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jyx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个商人见到他纷纷行礼。

    “见过王郎将。”

    王郎将微微颔首。

    这里是蜀地,大唐立国多年,当年的草头王们早已灰飞烟灭,这里重归安宁。

    一队旅人缓缓而来,约数十人,男男女女都有。

    为首的男子过来交涉过所文书。

    “那么多人,去何处……益州城。”

    守将闻声问道:“不是商队?”

    “不是,是出行游玩。”

    “女子皆带着羃?,气度不凡,大概是权贵。”

    王郎将戍守剑门多年,一双眸子修炼的无比犀利。

    “并无差池。”

    王郎将点头,但还是问了交涉的男子,“蜀道难,你家主人竟敢带着女眷而来,也不怕累?”

    在他看来,贵女们娇弱,走蜀道就是自找苦吃。

    男子说道:“无碍!”

    随即进关。

    众人簇拥着那一对男女,男子在关前止步,对女子说道:“你看,这便是剑门关,险峻异常。当年诸葛亮经过此地,见此地险峻,就令人筑关戍守,堪称是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所谓蜀道难,难于上青天,便是起于此处。”

    女子仰头,透过羃?看着剑门关,说道:“这一路艰难,没想到此处更为险峻,果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

    男子正是贾平安。

    后世他多次想来蜀地旅游,可有时间的时候没钱,有钱的时候没时间。

    人生就是这般让人无语。

    一行人进了剑门关,随即沿着所谓的官道过武连、绵阳、德阳……

    成都,天府之城。

    从李冰父子主持兴修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后,这里就变成了安乐窝。干旱不怕,大雨磅礴也不怕。

    后世人说成都节奏慢,最适合养老。

    说成都节奏慢,贾平安觉得应当指的是生活节奏,而不是工作节奏。

    成都人会享受生活,闲下来各种潇洒嗨皮。

    “这个地方的男人许多都是耙耳朵。”

    “什么是耙耳朵?”

    前方道路险峻,贾平安蹲下,新城趴在他的背上,二人配合的熟练无比。

    这一路遇到险峻的路段时,基本上都是贾平安背着新城过去。

    换做是后世贾平安的身体万万是坚持不住,所以他不禁感慨着这个时代的武将不容易,每日操练不辍,难怪能活到七八十岁。

    他起身,双手托住新城的大腿往上颠了颠。

    “耙耳朵啊!耙耳朵就是耳朵软。”

    “耳朵软?”

    新城摸摸贾平安的耳朵,“不软!”

    “耳朵软说的是听娘子的话。”

    “真的?”

    新城兴奋不已。

    果然,每一个女人都有翻身做主人的想法。

    “假的!”

    贾平安背着她转过了这条道,前方一片开阔。

    “这便是益州都督府所在地。”

    成都啊!

    让贾平安想了两世的地方就在远方。

    成可现在的益州城让贾平安失望了。

    那个雄伟的城池呢?

    蜀王杨秀修建的新城已经垮塌大半,只剩下了子城。

    但整个城市依旧让人为之一震。

    星罗棋布的民居早已突破了坊墙,甚至冲出了垮塌的城墙。

    对生活热情排名天下第一的蜀人用自己的乐观方式给远方的客人展示了一番何为繁华。

    走在街道上,看着那些繁华景象,新城嘀咕道:“比长安还热闹呢!”

    “长安宏大,但规矩多。”

    这里却没那么多规矩。

    “寻个向导。”

    徐小雨和王老二联手,很快寻了个年轻人来。

    年轻人目光一转,赶紧行礼,“见过贵人。”

    “我等在益州住一阵子,哪里的屋宇可以租赁,要干净的地方……报酬会给你。另外我等在益州需要一个向导,无需担心报酬。”

    豪客来了!

    年轻人一迭声应了。

    益州蜀锦天下闻名,纺织业也天下闻名,所以才有了锦官城、锦城的别称。后来更是有扬一益二的美名。

    扬就是扬州,益就是益州。

    “郎君不知,蜀地易守难攻,所以从古至今战乱不多,就算是战乱了,很快就能恢复过来。郎君请看。”

    年轻人叫做孙谦,就是个闲汉,专门为人打杂做事跑腿为生,一张嘴皮子颇为灵巧。

    贾平安和新城抬眸看去。

    他们此刻处于高地,往下一看……

    一排排屋宇整齐罗列延伸而去,一排接着一排,从左到右,从前到后,仿佛没有止境。

    细雨中,瓦片泛着青绿,雨滴淅淅沥沥的从屋檐坠落,落在了石板上的小窝里……

    贾平安牵着新城的手,缓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