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6】殿试起风波(1/2)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jyx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两日后,殿试开始。

    大奉朝的殿试只考策问,应试者自黎明入,历经点名、散卷、赞拜、行礼等礼节,待到最后由国子府的老师挑选出前十位优秀的学生,当场有皇上提问,考生回答。

    而为了显示公众,皇上的问题会一一写在黄纸上,放入一个大匣子,让考生自己随机抽取一张,挑到什么题目就回答什么。

    能进入这最后环节的自然都是佼佼者,文学才华必不会差,也会考心理素质,有些考生一看到天颜,就紧张的话都说不利索了,这自然不会得到皇上的青睐。

    前面一一应答,海丰被排在了最后一位,席靖则在他前面,听到有位公公唤他的名字,上前在匣子里抽了张纸。

    皇上笑道:“没想到你运气不好,抽到这问题了。”

    席靖面色看似平淡,恭敬道:“回皇上,在草民看来这并无运气之说,只有实力与否。”

    “朕嗣守祖宗丕业,任人图政,惟名实为兢兢。夫何与我共理者,不明朕心,诞谩成习,旷官不惭而越局以逞,浮靡相尚而利口惟贤你怎么看?”

    席靖恭恭敬敬回答道:“臣闻帝王之临驭宇内也,必有经理之实政,而后可以约束人群,错综万几,有以致雍熙之治;必有倡率之实心,振怠惰,励精明……”

    席靖洋洋洒洒地说了一大堆,皇上虽然听得面露欣喜,可其他官员心里却对他鄙视不已,这说了这么多废话,没几句是在点子上的,都是拐弯抹角地在夸皇上,没想到溜须拍马的功夫倒是很炉火纯青。

    有些年轻些的官员表情没控制住,那鄙夷的神色被席靖尽收眼底,他如何不知道对方的心事?他苦读诗书十多年,不就是想为自己挣个前途出来?

    可二殿下说了,只要按照他说的去做,他保证自己绝对可以拿下这殿试的前三甲,席靖不敢再冒任何险,他已经经不起失败,经不起林汉时还有其他人看自己轻视的目光。

    最后轮到了海丰,他不卑不亢地取出匣子里的纸,呈给了那位公公。

    皇上看了眼纸,笑道:“这倒不是个容易回答的答案。若是你为官了,你觉得怎么样算是一个好官?”

    海丰沉思片刻后,回道:“回皇上,依草民而看,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也就是为官者,应该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何劳谄笑学趋时,务实清修胜用机,为官者要带头干、迅速干、求实效,真正做到为官一任,造福一方。”

    “当然,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也很重要,应当严以自律、谨言慎行,要心存敬畏,手握戒尺,坦荡为官。。有句话说的好,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

    皇上似乎没想到看起来年纪轻轻的海丰却有这份胸怀,当场夸道:“好,好,好!”还点了点高太傅道,“太傅啊,只怕你年轻的时候也没这份气魄啊。”

    高太傅拱手道:“老臣甘拜下风。”

    十位考生都问答结束了,可有眼力的人都心知今日这状元只怕是属于海丰了,虽心里有些不甘心,但海丰的才学也是有目众睹的。

    皇上缓缓开口道:“今日这殿试,夺魁之人就是海……”

    “父皇,您看。”二殿下忽然开口,手指着海丰腰间的玉佩,“他腰间那玉佩似乎有些不一样。”

    贤王殿下心里一个咯噔,今日出门总觉得心神不定,再看二殿下这一声叫,他顿时觉得只怕这殿试只是个开始。

    果然,皇上示意黄公公过去拿下玉佩看看。

    二殿下上前道:“海公子,这玉佩是你所有的吗?”

    海丰按捺着不解道:“正是,敢问殿下,有何不妥?”

    黄公公将这玉佩呈了上去,他将这玉佩来回翻看,上等的和田玉,却不是大奉朝产的,看样子似乎是库兹那边的。

    二殿下道:“父皇所想正是,如果儿臣猜的不错,这玉应该正是上一批库兹进贡的和田玉。”

    海丰一听脸色也不对了,连忙道:“二殿下,草民这玉佩是阿姐所赠,但绝不可能是贡品,还请莫……”

    “你的意思是我冤枉你了?”二殿下语气冷了下来,“你父亲之前是巡检司的官员吧?库兹贡品都会经过巡检司,想要浑水摸鱼,偷梁换柱,还不是手到擒来之事?”

    父亲一生清廉正直,哪能死后还被人诬陷?海丰红着眼,一掀衣袍跪在地上,磕头道:“皇上,草民父亲虽是巡检司官员,但他生前一直兢兢业业做好本分,对那些贡品连肖想都不曾有,更何况是偷梁换柱呢?”

    栗仲晋看出来了,今日这出戏就是二殿下操控的,但要对付的人绝不是海丰,能让他费这么大的心思,除了自己他还真想不出别人。

    没想到自己都退到这一步了,可自己这二弟还如此咄咄逼人,莫非他真要把自己逼死了才甘心吗?

    库兹盛产玉,每年都会进宫不少玉,基本上皇室成员戴的玉都是用库兹进贡的玉做成的成品,是不是自然能分辨出来,皇上皱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