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2章 阁老轿阁老抬(1/3)

投票推荐 加入书签 留言反馈

天才一秒记住顶点小说网,www.kjyxys.com,如果被浏览器转码或畅读,内容容易缺失,阅读体验极差,请退出转码或畅读模式。

谢时燕与江春年一身便服,在苏府大门口踌躇半晌,终于硬着头皮敲响了门。
  苏小北开了门:“有何贵干?”
  谢时燕挂着笑说道:“奉旨来请苏阁老。”
  苏小北故意打量他们:“你俩什么人哪,一副白丁相,也好意思找我们家大人,就这还奉旨呢!”说着“砰”一声就把门关上了。
  江春年气得脸色酱红。而谢时燕一旦身处逆境,就拿出了稀泥阁老的好脾气,安慰他道:“我俩回去换身官服再来。”
  “这不、不是逼着你我丢、丢脸吗?”江春年边说,边左右张望,似乎生怕被人窥破身份。
  谢时燕叹道:“圣旨难违,实在要丢脸,就咬咬牙丢一次好了。”
  两人回去换了身官服,又来敲苏府大门。
  苏小北开了门,上下打量:“原来是谢阁老与江阁老,两位找我家大人有何贵干哪?”
  谢时燕继续赔笑:“我二人奉圣旨来请苏阁老入朝,还望小哥通融,禀报一声。”
  苏小北也笑眯眯道:“原来是这事儿啊。两位大人在门外稍候,我这便去通报。”
  这一“稍候”,就候了整整一个时辰,期间江春年忍不住想径自推门而入,被门内两侧的锦衣卫便衣狠狠一瞪,立马缩了回去。
  等到天色黑透,苏小北姗姗来迟,笑道:“不好意思啊两位,我家大人本想领旨回朝,可惜一激动把脚给扭了,这会儿走不得路,需要请个正骨大夫拿捏拿捏。两位大人还是请回罢,这事明儿再说。”
  门“砰”的一声又关上了。
  这次连谢时燕都气得长须乱颤,恨然道:“竖子欺人太甚,可恶至极!”
  陪同而来的管事替自家老爷打抱不平:“既然对方这么不识抬举,老爷不必再搭理,我们回府。”
  二人均是满肚子恶气地走了。
  苏小北离开门房,快步进了主屋旁的花厅,向主人禀告:“那两个老白菜梆子走啦,脸都气歪了!”
  所谓“扭了脚走不动路”的苏家老爷,正拎着个长颈酒壶,给分坐左右的两个姘头斟鹤觞酒,一面豪气干云地道:“喝!今晚不醉不归!”
  苏小北看这架势,嘴里嘀咕“醉了才不归呢!大人自作孽”,很识趣地端起两盘卤菜,自个儿去厨房找烤饼吃。
  “大人少喝点酒,小心肝。”
  “嗳——小宝贝!”苏老爷搂着他心爱的冷面小妾回应道,“别叫‘大人’。都跟你说了我不当‘大人’了,得叫老爷!要不……叫大官人也行……”
  煞气腾腾的外室把酒杯一搁,正欲起身。苏老爷又连忙把另一只胳膊搂住他:“你这小娘子,拿叉竿打了本大官人的头,还想走?”
  沈柒脸色隐隐发黑:“朱贺霖是不是又拉你看什么乱七八糟的书!”
  醉了大半的苏老爷笑起来,空酒杯递过去:“嫂嫂不是要喂我吃半盏儿残酒,酒呢?”
  沈柒沉着脸,忽而淡淡一笑,去抓酒壶。一粒花生米弹在壶身,震开沈柒的手,荆红追道:“大人喝多了。”沈柒一掌拍在桌面,酒壶跳起两尺高,便用另一只手去捞:“好容易卸下担子放松几日,让他喝个痛快。”
  两人的劲气在半空中交锋,却听苏晏打了个酒嗝儿,滑到椅子下面去了,嘴里还念念有词:“当大官人太难了,后院动不动就起火……剧本呢?我剧本呢?”
  苏老爷在醉梦中换了无数个剧本,整整睡到翌日午后才清醒过来。
  苏小北打水进来给他洗漱时,禀道:“那俩白菜梆……二位阁老又来了,在门外蹲了半晌,说大人再不出来,就要放火烧屋。”
  “他们敢!”苏晏边吐牙膏水,边说,“当初在朝会上说好了,他们输了就要来给我扶轿杆,想耍赖呢?别搭理,继续晾着。”
  苏小北有点担忧:“他们说是奉旨来请……大人这么拿乔,会不会抗旨?”
  苏晏“嗤”的一笑:“没听七郎说么,圣上口谕,‘三顾茅庐’。这才第二趟呢,不急。让他们在门外干着急去。”
  到了傍晚,谢、江二人彻底投降了,命人抬了一顶绿呢官轿过来,还随带了许多礼物,再次催请苏晏出门。
  苏小北得了授意,出门回话道:“二位阁老也忒没诚意。这轿子前头没有鸣锣开道的仪仗,后头没有跨马带刀的扈从,算哪门子的官轿?”
  二人当下气得牙都要咬断。谢时燕怒道:“这排场一摆开,是要全城百姓都来瞧我们的热闹!”
  江春年把礼盒往地面一掼:“本、本官不受那份气,回去!”
  谢时燕冷笑着看他走。果然江春年没走十几丈便折返回来,无奈长叹:“皇上说、说,请不动这尊佛,我们也、也别回内阁了……这该、该如何是好……”
  只得去取来一整套仪仗与人马,又花了半个晚上的时间。
  “全、全齐活了,这下该没话说了!”江春年觉得自己的手指都快在门上敲烂了。
  苏小北呵欠连天地开门:“二位阁老,麻烦你们看看这天色,快三更啦!大半夜坐的什么轿?明早巳时再来。”
  且不提谢、江二人当夜如何忍无可忍地大骂,天亮后又担心苏晏变卦,一早就把官轿与整个仪仗队摆在苏府门前。
  就说苏晏这回也算言而有信,一身大袖当风的鹤氅、头顶莲花小银冠,跟个下凡的仙君似的,迤迤然出了门。
  用了对方提供的仪仗队,却没有

本章未完,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